超过50%的扩张区间,是今年4月份我国物流业务总量指数、新订单指数、库存周转次数指数所呈现的开放型经济“新答卷”。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进程中,我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务总量指数保持显著增长,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。
尽管大宗市场供需放缓、国际贸易“抢出口”效应减弱等因素带来影响,但西部地区物流业务总量指数的环比增长依然显著。
这一增长的背后,“钢铁驼队”载着新能源汽车穿越欧亚大陆,助力“渝车出海”;潼南柠檬搭乘“中老泰冷链班列”,仅用5天便直达东南亚;都匀毛尖的茶香弥漫在东盟的餐桌上;昆明鲜切花在48小时内绽放于欧洲的橱窗,咖啡豆沿着中老铁路翻越群山……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浪潮中,西部地区正以跨境物流为纽带,构建全球经贸合作新图景。
4月底,记者走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调度中心,看到海外仓分布、货运订单号、国际铁路班列集装箱总量等数据正实时更新。
“我们约90%的运量覆盖亚洲或东南亚地区,通过深化国际产能合作,已形成‘东盟加工+出口全球’的产业链协同模式。”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向记者表示,根据运营数据,截至目前,陆海新通道的铁海联运货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了大约9%,而跨境铁路运输量更是实现了超过一倍的增长。